呼酒金台,少年轻侠,青尊画烛,同听筝雁。十七年来,锦镳重入,天宝旧人星散。
旖旎云霞契,香名在谪仙诗卷。不见中郎,得见何戡,芳绪无限。
从此沧桑三变。将未老苏昆,迎归吴苑。红杏词人,妙伶紫稼,天遣下车相见。
翠被今宵梦,莫误将素娘低唤。彩云新曲,可能簪写,轻罗团扇。
青门饮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呼酒金台,少年轻侠,青尊画烛,同听筝雁。十七年来,锦镳重入,天宝旧人星散。旖旎云霞契,香名在谪仙诗卷。不见中郎,得见何戡,芳绪无限。从此沧桑三变。将未老苏昆,迎归吴苑。红杏词人,妙伶紫稼,天遣下车相见。翠被今宵梦,莫误将素娘低唤。彩云新曲,可能簪写,轻罗团扇。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 ...
樊增祥。 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送苏监生复还家。。谢晋。 才辞东观入成均,又见治装去谒亲。为客情怀如昨日,到京才学胜他人。归迟莫讶缝衣旧,志遂应当戏綵新。想是今年除夜酒,团栾坐待故园春。
有人示山水画卷以为元晖作求诗。宋代。戴表元。 砚山山下小於菟,文彩斓斑今亦无。一坞乱云浓似漆,春风吹梦过西湖。
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。宋代。苏辙。 邑居欲尽溪山好,不作层楼无奈何。岩谷满前收蜡屐,漪涟极目卷渔蓑。安心已得安身法,乐土偏令乐事多。千里筠阳犹静治,还家一笑定无他。